氨制冷壓縮機的濕行程可分為嚴重濕行程和一般濕行程兩種。對于嚴重濕行程,如壓縮機出現嚴重敲缸,應立即按下按鈕進行緊急停車處理,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單級氨制冷壓縮機濕行程的調整操作,其步驟及方法如下。
第一步:關小或關閉壓縮機吸氣閥。在運行中如果發生濕行程,應迅速關小制冷壓縮機的吸氣閥,如吸氣溫度繼續下降,應再關小一點吸氣閥。如出現敲缸則應完全關閉吸氣閥,待壓縮機聲音正常時再微開吸氣閥。
第二步:停止對氨液分離器供液。迅速關閉系統節流閥,同時,關小或關閉氨液分離器(或低壓循環儲液器)和冷藏、凍結間的供液閥,并設法將氨液分離器(或低壓循環儲液器)的液面迅速降低到正常工作水平。對于氨泵供液系統,還可使用氨泵將氨液壓進相關蒸發器內,以降低低壓循環儲液器的液面高度。此外,還可向排液桶排液。
第三步:減少壓縮機的工作負荷。將能量調節裝置手柄撥到最小位置,只留下一組氣缸工作,使進入氣缸中的液體逐漸汽化,待沮度回升后,再逐漸增大。
第四步:抽出壓縮機內液體制冷劑。間斷開關壓縮機的吸入閥。如果吸氣溫度沒有變化,且排氣溫度逐漸上升,氣缸和吸氣腔外部的霜層融化,制冷機的運轉聲趨于正常,可增加一組氣缸工作,并適當開大一點吸氣閥,但要注意防止液體再次進入氣缸。如此反復操作,直至把壓縮機和吸入管內的液體制冷劑全部汽化抽出。
第五步:恢復壓縮機正常工作。當排氣溫度上升到75~80℃時,可緩慢開大吸氣閥,并逐擋上載,直到氣缸全部上載,恢復壓縮機正常工作。
第六步:結束濕行程的調整操作。先緩慢開大氨液分離器(或低壓循環儲液器)和冷藏、凍結間的供液閥,再緩慢開大系統節流閥。如此反復操作,直至將氨液分離器或低壓循環儲液器的液面調整至正常液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