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墻體的作用
墻體是冷庫建筑的主要組成部分。冷庫墻體一般為自承重墻,即只承受墻體本身或附設在墻上的結構的重量,而不負擔冷庫其他荷載。冷庫的外墻除了阻擋風、雨、雪的浸蝕,防止溫度變化和太陽輻射等影響外,還要求其有較高的隔熱與防潮性能。冷庫的內墻是隔斷墻,起分隔房間的作用,有隔熱和非隔熱兩種。隔熱內墻還要有隔氣防潮的作用。
2.墻體構造
冷庫隔熱墻由圍護墻體、隔氣防潮層、隔熱層和內保護層(內襯墻)組成,其構造如圖1-22所示。
墻體的材料一般為豁土磚或預制鋼筋混凝土板,內襯墻也有采用本板的。從使用情況看,內襯墻采用鋼筋混凝土小柱插板比較好,其具有維修方便等優點。冷庫磚墻的厚度一般為一磚墻(240mm)或一磚半墻(370 mm ),應根據當地氣溫條件和墻體穩定性確定。
3.隔熱外墻
目前,我國冷庫隔熱外墻所用松散隔熱材料多為稻殼,外圍護墻體多為磚墻,磚墻兩側作水泥砂漿粉刷,以增加墻的密實性。為保證隔熱層不受潮,在外圍護墻體的內側設隔氣層。隔氣層多為油氈。內保護層多為預制鋼筋混凝土小柱插板,其具有自重輕、拆裝方便、便于維修及抗凍性強等優點;也可用磚墻、加氣混凝土墻、木板等作為內保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