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6-63是彈簧式蒸發壓力調節閥。其動作原理是:當蒸發壓力升高時,克服彈簧的壓力,推動閥座3上移,閥口開大,使蒸發器流出的冷劑量增多,蒸發器的壓力降低,保持在給定值范圍內。相反,若蒸發壓力下降.則導致閥口關小,流出的冷劑量減少,使蒸發壓力回升至給定值范圍內(圖6-64是波紋管式蒸發壓力調節閥)。
蒸發壓力調節閥的調整方法是按照比庫溫低5-10℃來決定制冷劑的蒸發溫度,查出其對應的飽和壓力(即蒸發壓力),這就是閥進口處冷劑氣體壓力的給定值。在調節前,應在接頭7上接一壓力表,并將閥打開。
在制冷系統中通過蒸發壓力調節閥控制閥前的蒸發壓力值,蒸發壓力調節閥俗稱“背壓閥”,控制蒸發壓力的目的主要為:
(1) 保證恒定的蒸發壓力,減少庫溫波動,以提高貯存品的質量,并減少干耗。
(2)在一機多庫時,可使不同的庫溫下的蒸發器能在各自不同的蒸發壓力下運行。圖6-65為一機三庫,由于各庫在溫度要求不同(魚肉庫-10℃、乳品庫2℃、菜庫5℃左右),故要求各庫
蒸發器工作蒸發的溫度(即蒸發壓力)不同,菜庫蒸發溫度最高,乳品庫次之,魚肉庫最低。由于壓縮機運行時的吸氣壓力是按低溫庫的蒸發壓力調定,這時,為了實現三個蒸發器能處于三個不同的蒸發溫度工作.則需在高溫庫〔菜庫、乳品庫)的蒸發器的出口處裝上蒸發壓力調節閥,使閥前壓力保持各自所需的蒸發壓力,經閥節流后,閥后壓力與吸氣壓力相同,這樣就達到了各蒸發器在自己所需的蒸發壓力下工作,滿足冷藏食品對庫溫的要求。如果在高溫庫處不安裝蒸發壓力調節閥,則各蒸發器都只能在同一蒸發壓力(低溫庫的蒸發壓力)下工作,那末容易引起高溫庫中冷藏食品的變質和干耗增大。
圖6-65是另一種蒸發壓力調節閥,但在結構上采用了平衡波紋管而取代了原來的彈簧,這類閥工作原理相同,閥的開啟度只與閥前的壓力有關,即保證閥前處在恒定的壓力值,而與閥后的壓力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