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底層保溫板應從防潮層上開始安放。
第二,門窗洞口邊,外葉墻應設陽搓與內葉墻搭接(圖6-5),且應沿豎向每隔300mm設置拉結鋼筋(圖6-6)。
第三,外墻窗臺下應設高為40-60毫米,寬與外墻一致,長為窗洞寬加2毫米×250毫米,強度等級為CL15的輕集料混凝土(火山渣混凝土、陶粒混凝土)現澆板帶。
第四,門窗洞口的預埋木磚、鐵件等應采用與磚厚度一致的規格。
第五,外墻上的圈梁及過梁的挑耳外側應采用保溫條板(如鋼絲聚苯乙烯泡沫板、憎水珍珠巖塊等)進行保溫,且在澆灌混凝土前設置,避免事后填塞,見圖6-7。
第六,在過梁內側應抹20~30毫米的保溫砂漿,用此保溫砂漿來代替該處的石灰水泥砂漿。
第七,構造柱與內外葉墻的連接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定。如設計對構造柱與外葉墻的連接無要求時,應沿柱高每500毫米設置1?6“U”形拉結鋼筋連接外葉墻,見圖6-8。
第八,構造柱部位內、外葉墻的砌筑砂漿強度應大于1MPa,且外葉墻能承受住混凝土產生的側壓力時方可澆筑構造柱混凝土。
第九,樓梯間墻體槽口的背面,應在混凝土框施工前或表箱安裝前按圖6-9設置保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