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節省自控元件和閥門,本例將三臺氨油分離器的放油管集中在一個直徑為325毫米的集油桶內,再由此集油捅放至集油器。這樣雖然增加了一個小容器,但可以節約兩個油位控制器和兩個放油電磁閥,電氣系統也可以簡化。此外,三臺蒸發式冷凝器都不接放油管,冷凝器內集油隨氨液流至一個直徑為219毫米,長1300毫米的油液分離器,液體從容器中部以切線方向進入,利用旋轉和減速作用,將油從氨液中分離出來。油的比重較大,沉于容器底部,氨液則從容器上部的出液口滋出,流至貯液器,這樣基本上防止了油進入貯液器。因此,三臺冷凝器和二臺貯液器的放油,只要集中在油氨分離器放,用一套放油自控元件就可以了。貯液器僅設手動放油閥,作為不定期地放油用。
系統中設有兩臺D325集油器,一臺供氨油分離器、油液分離器和中間冷卻器放油用。一臺供低壓循環桶和排液桶放油用。每個放油點均設有UQK-41型油位控制器及放油電磁閥。一共有10個放油點,由步進選線器按預定的程序,接通一個放油點的電路,若此點油位未達上限,步進選線器就越過此點,接通下一個放油點的電路。若此點的油位已上升至UQK-41的上限,此點即按下列程序進行放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