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熱材料的種類很多,在實際工程中使用的隔熱材料,不但要求導熱系數小,還有其他一些要求,為了便于選擇,現將理想的隔熱材料應具備的特性列出供參考。
1.導熱系數小,常用隔熱材料其導熱系數應在如下范圍,λ=0.024~0.14W/m·℃。
2.容重小,重量輕,使制冷設備和管道的支撐結構小,節省投資費用。
3.吸濕性和含濕量小,材料中存在水分多則會增大導熱系數,降低隔熱層性能。
4.抗水蒸汽滲透性能好,即水蒸汽不易滲入隔熱材料內部。目前常用隔熱材料中,聚氨基甲酸乙酯(簡稱聚氨酯)泡沫塑料,就是抗蒸汽滲透性能較好的材料。
5.耐低溫。在低溫下其結構不被破壞,機械強度不受影響,并能保持其隔熱性能。
6.不易霉爛,經久耐用。這一性質,一般有機隔熱材料不如無機隔熱材料好。例如鋸末、稻殼、牛毛氈等都較易霉爛:軟木是天然有機隔熱材料中較不易霉爛者,但仍不能與無機隔熱材料相比。
除上述外,還須有耐火性,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容易切削和加工,施工方便,以及價格低廉等。為滿足各種不同要求,保證施工質量和提高工作效率,隔熱材料除散裝材料外,還有經過加工的制品和半制品。所謂制品,就是使用粘合劑將顆粒狀或纖維狀的隔熱材料,加工成具有最合適的容重(導熱系數最小時的容重),能夠直接敷設于被隔熱物體表面的具有一定形狀和尺寸的制成品,一般形式是:板(或磚)和管殼。
板(或磚)一各種不同形式的板(或磚)材有不同的厚度,便于設計人員選用。還可將板材鋸(或切)成橫斷為模型的長條,拼成圓弧形,為直徑較大的圓柱形設備隔熱。
管殼一將隔熱材料制成中空的圓柱體,中空部分的內徑相同于管道外徑,也有各種厚度供選用。管殼一般制成兩半,施工時覆蓋在管道上合成圓筒形:還有一種小直徑較薄的半硬質材料制成的管殼,如玻璃棉和礦渣棉制成的管殼,僅在管殼上沿軸向切開一道縫,施工時利用稍有彈性的半硬質材料,用手掰開套于管道上。
大部分成型的制品都是硬質材料和半硬質材料。半制品的主要特征是未按被隔熱物表面成形,同時其容重也未達到最佳值。半制品大都是卷材形式的軟質物,如礦渣棉氈、玻璃棉氈、火山巖棉氈等,這類軟質材料,大多是由纖維狀材料加瀝青為粘合劑制成。
未被加工成形的隔熱材料稱為散料,常用的散料大致可分成兩類:
纖維狀散料:玻璃棉、礦渣棉、火山巖棉、石棉絨等。
顆粒狀散料:膨脹珍珠巖、膨脹蛭石碎粒、軟木碎粒、谷殼、鋸末、爐渣等。
管道和設備的隔熱,過去多采用軟木,現在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泡沫塑料已在很多地方代替了軟木,它的優點是導熱系數低,質量輕,吸濕性也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