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要求
1)酚醛泡沫保溫層與外葉墻間應設置空氣間層、其厚度不應小于20m(這是排除夾層內濕氣及水分的必要措施,否則造成保溫層失效和外葉墻開裂,嚴重影響墻體質量,造成夾芯復合墻的室內結露、墻上長毛,墻外側開裂滲水),且在樓層處采取排濕構造措施。
2)多層及高層建筑的夾芯墻,其外葉墻應由每層樓板托挑。在嚴寒和寒冷地區,外露托挑板應采取有效的外保溫措施。
3)外葉墻上不得吊掛重物及承托懸挑構件。
4)當內、外葉墻豎向變形相差較大或內、外葉墻為不同材料時,應在每層外葉墻頂部設置水平控制縫;墻體高度或厚度突變處應在門窗洞口的一側或兩側設置豎向控制縫。
5)房屋陰角處的外葉墻(除建筑物盡端開間外)宜設置豎向控制縫。三層及三層以上的房屋可在一至二層和頂層墻體設置控制縫。
6)樓、地面和屋面的豎向定位在結構面標高,即圈梁頂面與樓、屋面板取平。
7)在屋蓋及每層樓蓋處的各層縱橫墻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梁,且圈梁應閉合,遇有洞口時應上下搭接。
8)夾芯保溫墻設置的芯柱、構造柱,在圈梁交接處,縱筋應穿過圈梁,與各層圈梁整體現澆,保證上下貫通。芯柱、構造柱可不單設基礎,但應伸入室外地面以下500mm,或與埋深小于500mm的基礎圈梁連接。
9)墻體應設計耐火極限。夾芯墻酚醛泡沫保溫板緊密銜接、緊貼內葉墻墻。外葉墻內側的空氣層厚度不宜小于20m,拉結鋼筋網片或拉結件應壓入保溫板內(夾芯墻采用現場注入酚醛泡沫發泡保溫材料時,夾芯層不設空氣層)。
10)在嚴寒及寒冷地區外窗不宜設計成飄窗形式,盡量減少熱損失。
(2)結構設計
1)內葉墻可采用各種砌體墻或混凝土墻,外葉墻可采用燒結磚或混凝土多孔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蒸壓磚等塊材。
2)中高層建筑外葉墻上所承受的風荷載,應按高層建筑維護構件所受的風壓進行計算。
3)應考慮內、外葉墻變形不協調的影響,多孔(空心)塊材墻體內拉結筋的錨固長度,應按實際情況進行計算。
4)在磚砌體夾芯外保溫墻體結構中,由于建筑結構的需要,需設置一定直徑的拉接鋼筋把內、外葉墻拉接成穩固的整體。這些拉接鋼筋都穿透夾芯板保溫層,因鋼筋的導熱系數比夾芯保溫板導熱系數高1000多倍,因拉接鋼筋的存在而導致降低酚醛泡沫保溫板原有的保溫性能。
當對面積為3.6m×2.8m的薄壁混凝土巖棉復合墻體(墻中φ8的56根鋼筋拉接)冷橋影響能耗的分析時,經實際測試得出結論是:采用拉接鋼筋所產生冷橋的能耗比無冷橋的能耗約增加35.6%。
5)我國南、北方氣候差異較大,在磚砌體夾芯體保溫墻體構造中,設同一酚醛泡沫材料取不同厚度進行建筑熱工計算,并把內、外葉墻和其抹灰層的熱阻,以及內表面空氣的換熱阻和外表面空氣的換熱阻,一并計入對應的保溫層(厚度)的傳熱阻中,再求出相應的傳熱系數選用。
6)酚醛泡沫材料的導熱系數與其修正系數的乘積,就是該保溫材料的計算導熱系數。酚醛泡沫材料的計算導熱系數是按《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取值,再乘以穿透鋼筋的影響系數后,再進行最后計算。
(3)細部構造
1)細部構造示意如圖10-1~圖10-4所示。
2)窗口節點如圖10-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