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風換氣設計要求
(1)冷卻物冷藏間宜按所貯存貨物的品種,設通風換氣裝置,每天換氣次數不宜少于2~3次。
(2)冷間面積大于150m3時,宜采用機械通風,進入冷間的新鮮空氣應先經冷卻(或加熱)處理。
(3)冷間內廢氣應直接排至庫外,出風口應設置便于操作的保溫啟閉裝置。
(4)新鮮空氣進口與廢氣出口不宜設在同一側。若處在同一側時,排出口應在進氣口下部,兩者垂直距離不得小于2m,水平距離不宜小于4m。
(5)冷間內的通風換氣管道,通風管穿越圍護結構處及其外側1.5~2.0m長的管段和川堂內排氣管均要保溫。排氣管應坡向庫外,進氣管道應坡向冷風機,風管道最低處應有放水設施。
2.進氣設施
向庫內送入新鮮空氣,一般可以利用冷風機的通風機作為吸進新鮮空氣的設備,或者設置專用的送風系統。
(1)利用冷風機的通風機作為吸入新鮮空氣的設備,其新風管與冷風機的連接方法有兩種。
A.將新風管接在冷風機蒸發器的進風端,新風經過冷卻和去濕后再送人庫內,如圖6-3-4所示。這樣可以避免庫內溫度發生過大的波動和產生“霧氣”。但必須注意:新風需要克服風管及各種配件和彎頭等的阻力才能進入冷風機,而庫內的循環空氣卻可以自由進入。若是風管及配件的阻力很大時,新風就不容易被吸入;若是冷風機的回風入口處加調節板以平衡新風管系統的阻力,將給操作管理帶來麻煩。其次是蒸發器在引入新風的部位所結的霜比其他部位多,除霜時應于注意。所以,采用此法時,應盡量合理地減少新風管的長度,減少彎頭、閥門等配件以減少進風阻力,同時注意掌握換氣操作時間,務必使吸入的新鮮空氣量滿足規定的換氣次數要求。還有,冷風機在除霜時應注意檢查新風管接口附近的冰霜是否已除凈,以免愈積愈多,影響冷風機的效率。
B.將新風管接在冷風機蒸發器以后的軸流風機的吸入段上,如圖6-3-5所示。這種接法可解決由于新風管的阻力大而難以吸入新鮮空氣的問題,但是,反過來又使新風量不容易控制。如果單位時間內進人的新風量過大,將使庫內溫度發生較大的波動,甚至產生“霧氣”或凝結水,或者在風管內結冰。
(2)設置專用的新鮮空氣進風設備,新風管接在冷風機蒸發器的進風端,此法可保證在規定的換氣操作時間內供給足夠的新鮮空氣。
不論采用何種方法,新風管都要有良好的隔熱層和排放風管內凝結水的措施。送入新鮮空氣后,不應使庫內溫度產生超過規定的波動。我國東北地區,冬季室外溫度在一天時間內經常低于0℃者,要考慮先將室外空氣加熱后才能送入庫內;我國南方地區則應避免由于透入室外空氣而導致庫溫上升。
3.排氣設施
一般可以在向庫內送入新鮮空氣的同時,稍開庫門,即可排放污濁空氣。在普遍采用常溫川堂平面設計的情況下,開門排氣并不難實現。但對于地下室冷藏間,溫度較低而容量較大的庫內空氣通過冷藏間的冷藏門排至地下室的川堂走道上,這時可在地下室的川堂內裝設排氣風機和排氣管,在向庫內送入新鮮空氣的同時,關閉川堂走道走向地面的外門,開動排氣風機,即可將污濁的空氣排至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