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冰箱發生故障時,應通過眼看、耳聽、手摸及儀表測試等方法進行檢查,經綜合分析后確認故障所在.并作出相應的處理。
眼看:
當電冰箱未通電時,主要應看電冰箱的外觀與內膽有無明顯損壞、各零部件及電路的連線是否松動與脫落、制冷系統管道是否斷裂。特別應注意管路焊接處是否有油漬,如有油漬,則該處很可能就是制冷劑泄漏點。
當電冰箱通電后.通過檢查箱內照明可以判斷電源是否正常;通過觀察壓縮機能否正常啟動和運行可以判斷電冰箱電氣系統的工作情況。
當電冰箱通電運行半個小時后,通過觀察蒸發器結霜是否均勻,霜層是否結滿,可以檢查制冷效果;通過觀察蒸發器出口處低壓管的結霜長度可以判斷制冷劑是否充注過多;通過觀察干燥過濾器和毛細管是否局部結霜或結露,可以判斷是否有堵塞現象。
耳聽:
通電時,聽啟動繼電器是否有動作聲。若聽到啟動繼電器的吸合聲(PTC啟動繼電器除外),隨即壓縮機正常運行為正常;若通電后壓縮機發出“嗡、嗡”聲,電動機啟動困難,可能是壓縮機抱軸或卡缸;若啟動運行數秒鐘后,聽到保護繼電器的斷開聲.壓縮機停止運轉.片刻后壓縮機又啟動,出現這種頻繁啟動現象則說明電動機運行電流過大,造成保護繼電器動作。
通電后.聽壓縮機的運轉噪聲是否正常。正常運轉時,應能聽到壓縮機電動機轉動的輕微聲響。若聽到下列聲響為不正常現象:“嗒、嗒”聲是壓縮機內部運動件松動后發出的金屬撞擊聲;“噹、噹”聲是壓縮機內平衡彈簧斷裂發出的撞擊聲;壓縮機機殼內發出“嘶、嘶’的氣流聲可能是壓縮機內高壓緩沖管斷裂后發出的聲響。
通電后,聽蒸發器內的氣流聲。電冰箱運行時,打開箱門,若聽不到蒸發器內制冷劑的氣流聲,可能是制冷系統堵塞或制冷劑全部泄漏;若聽到間斷性的氣流聲,說明制冷系統含有水分。
手摸:
壓縮機運轉后,機殼溫度隨運轉時間增長而逐漸升高。夏季機殼上部溫度可達80℃左右,手摸時應感到燙手。
壓縮機正常運行5min后,手摸冷凝器中間部位,溫度應比環境溫度高出15℃左右,而且自上而下溫度逐漸下降。對于內藏式冷凝器.手摸箱體兩側或后背應感到溫熱。箱體底部的水蒸發加熱管溫度可達50℃左右。若溫度不夠,可能是制冷劑不足;如溫度過高,可能是制冷劑充注過量。
干燥過濾器表面溫度應與環境溫度差不多或手感微熱。若過熱說明制冷劑過量或冷凝效果差;若過冷則說明過濾器有堵塞現象。
壓縮機正常運行30 min后,用手沾水貼摸蒸發器表面,應有粘手現象,手指離開后應有手印。若無粘手現象,而手貼摸之處的箱層融化,可能是系統內制冷劑過多或過少。
制冷系統正常工作時,各部分的溫度如圖4-1所示。
儀表側試:
測壓縮機電動機的繞組電阻值:運行繞組和啟動繞組的阻值相加應等于運行繞組接線柱和啟動繞組接線柱之間的電阻值。否則,電動機繞組線圈已燒損。
測溫控器的觸點電阻值:在常溫下,溫控器的旋鈕置于制冷位,測得其電阻值為無窮大時,溫控器已損壞。
測啟動繼電器和過載保護器:重錘式啟動繼電器的線圈和PTC啟動繼電器都應能通,如不通說明已損壞。
測電源插頭對地電阻值:阻值大于2 MΩ為正常.如小于 2 MΩ,表明電氣系統有對地短路現象。
測電源電壓:電源電壓不能超出允許的范圍。
另外.判斷制冷系統是否泄漏時,還可用檢漏儀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