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房間內的空氣進行溫度濕度、潔凈度和氣流速度進行調節,以達到舒適和凈化的目的,這是空調器的功用。正確使用空調器不僅能夠達到人們的要求,而且還能節省電能。
人的皮膚的臨界點溫度是33℃,高于33℃時有熱的感覺,低于33℃則有涼的感覺。根據美國供暖、制冷空調工程師學會(ASHRAE)給出的等效溫度圖,當溫度為25℃,相對濕度為50%和氣流速度為0.5m/s時,人體處于最正常的熱平衡狀態,感到最為舒適。人體所感覺到的有效溫度與室內溫度并不是同一個溫度,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溫差,有效溫度一般比室內空氣溫度要低些。知道這一點對節電很重要。空調器送風溫度雖然高些,但人體感到卻沒有那么高。單純地追求室內低溫,不僅浪費電能,增加開支,而且于健康不利,會引起所謂的“空調病"。長期吹冷風,易使人患關節炎、肩周炎等風濕病。室內外溫差過大,易使人抵抗能力下降,引起傷風、感冒等。根據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室內溫度控制在夏季27℃~29℃,冬季16℃~20℃,相對濕度為40%~60%,是既和舒適又節能的空調運轉方式。